古代制作胭脂纪录片(古代胭脂如何制作)

发布时间:2022-02-14 00:00

古代口脂和面脂统称什么

古代的胭脂包括口脂和面脂.....

胭脂的历史非常悠久。胭脂一词音同燕脂燕支,为外来语。汉代时从匈奴传入我国。妇女敷粉后以之饰面。早在商周,妇女以懂得在面部擦拭腮红美饰自己,只是当时并不流行,只有舞姬与宫人使用,所用材质为朱砂。汉后胭脂的进入改变了汉妆的材料并且使面试红妆得到进一步推广。《齐民要术》中有详细的记载如何制作胭脂。做好的胭脂装与金玉陶瓷等材料的器皿中。在魏晋南北朝时胭脂的发展更加成熟,出现有携带方便的金箔纸片胭脂和棉条胭脂。金箔纸片胭脂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见到,棉条胭脂则很像现在的腮红条,非常现代

口脂也是胭脂。红蓝花做出的胭脂按加工工艺的不同,有饰面的胭脂和饰唇的胭脂,饰唇的胭脂就叫做口脂或唇脂。色泽有鲜红,檀色(粉红),玫红等,按照辅料的不同可做出很多颜色,拌入金箔粉还能有璀璨的珠光效果。

古代制作胭脂纪录片

胭脂巷的故事

“秦淮八艳”常用胭脂巷井水梳妆

老城南的胭脂巷、黑簪巷、璇子巷,现在看起来不太起眼,可在古代却都是“白富美”青睐的地方。卖得最好的胭脂水粉,当时最流行的黑簪子、珠玉等,大多出自这些地方。

站在中华路南段西侧,朝秦淮中医院的位置望去,一眼就能看到对面白墙上的“璇子巷”三个大字。走近一看,这三个大字旁还配有一首《璇子巷赋》,其中的“一水秦淮,长干故里,百代市井,璇子巷深……”让人不禁联想璇子巷当年的繁华景象。

沿着巷子往深处走,看到两旁的墙上有镂窗、砖雕,以及古朴的宫灯,置身其中,仿佛穿越到了古代。

记者随后查阅《南京地名大全》发现,《明代南京城图》里就有这条巷子,清《同治上江两县志》称:“璇子巷,有明顾皇亲宅,见《南都察院志》。”传说巷内原有磨洗宝石、珠玉的作坊,“璇”即美玉,因此得名“璇子巷”。

胭脂巷,顾名思义,与胭脂有关。根据《南京地名大全》,这个巷子的得名有两个传说。一是传古代此巷住户大都做胭脂花粉生意,其中一王姓女子用此巷19号的井水制作胭脂,颜色鲜艳,客商争购,十分出名,因此得名。还有一说19号古井称“胭脂井”,当年“秦淮八艳”常来这里,用井水梳妆打扮,留下的水,飘溢着胭脂的香味,胭脂巷就此叫开了。是的